《易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们的骄傲,得到这颗明珠的照耀是我们的自豪。易学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史,与儒、释、道共同影响着中华民族,而易学又比其他早很多年,在几千年的改朝换代与历史兴衰之中,人们从没有间断过对易学的研究应用。她是一门文化,有着深远的价值概念。作为文化她是民族的,作为文化也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思想、伦理、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
中国易学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从改朝换代历史兴衰中都能看到易的影子。三国的诸葛亮,明代的刘伯温,唐代的徐茂公都以易为本,安抚天下,救苍生于水火。在今天科技高速发展,经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时代,更能体现易的神奇。它可以用于企业经营决策,预测产品的发展前景,避免投资失误。它可以指导生活,也可规范人生、开发智力。
新时代的易学文化已走出国门,现在国外很多名牌大学都在研究我们的民族文化,并且有许多的科研成果都是在易学的启迪下获得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易学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是不容置疑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易学著作的大量出版点燃了沉寂多年的易学火炬,迎来了新的易学春天,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易学文化被广大民众认识学习到为我所用,这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的,是易学史上的一次辉煌,给传统文化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古人的鲜花上又结硕果。
(一)理论与实战并轨
从古至今在易学领域有两大派别,理论派和实践派。就拿命理著作《滴天髓》的评注者任铁樵与徐乐吾相比较,任的评注是以实践论命为主,而徐氏是以理论见长,大家可以从徐著的《滴天髓补注》、《子平真诠评注》、《造化元钥论》即《穷通宝鉴》中发现,徐氏评注的例题命理与任氏相差甚远,因为任氏是以一生实践为依托,理法并行,而徐氏是以理论为基础,从书中可以发现徐氏对天干地支的作用关系与大运流年的断命技巧基本不懂,动则加上格局调候之类。
再有,当今台湾的命理著作较多,但大多还没有脱离传统命理的框框,还是停留在命理的研究阶段。但理论派往往都是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人,实践很少。易理最终要以实践来验证,光说不练,是不能服人的,要用人格、学识、技术去征服别人,让别人信服。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先有理论再去求证,不要搞纸上谈兵,象战国时期的赵括使赵军长田一战大败而回,40 万大军活活被埋。光有理论不行,理论必须要用实践去证实,而没有理论的预测,只能是碰,靠一时运气。
易学靠的是理、象、数。其中理在最前,理是最基础的出发点,如果没有理,我们就失去对比的参照,就不会知道元贞利享、吉凶悔吝。象是由理通过阴阳五行而推得的实际结果,是变化的轨迹。数是永恒于世界的数与质,它都可以由数变象而得理,又代表人事量的概念,是有形的无形。
八字命理以阴阳五行为基础,通过十神五行的生克作用来分析日主的吉凶寿夭,但最终难逃"数"的范围。由此可知“易理”是哲学性的,“象、数”是现实性的,而理、象、数之间的连带关系就是预测,由预测将它们连在一根线上。万事万物有象就有数,象数并存。
易学是生命科学,宇宙的真理,文化的结晶,智慧的源泉。预测是易的真实体现,易言“易不能教人趋吉避凶,圣人作易何用”,总之易学发展必须要理论与实践并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参天地之奥秘,测造化之幽微,推得失之玄妙,听空谷之传声。
(二)易学发展前景
易学要发展,应将百家之长融于一身,推陈出新。易的三大规律是“不易、变易、简易”,揭示了宇宙永恒运动的基本规律。不变,是不易,“以不变应万变”。天地万事万物随时处于变化之中,永不停息,是变易。而“易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广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就是“大道”也经常变化,我们不可死守规律。我们的观念、法规唯有随着变化才能适应客观规律。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随着时代的不同我国的宪法、婚姻法等都已修改了几次,但不管怎么变,都一直在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打击违法犯罪。在易学的道路上,没有权威,只有基本法则。
有位易友告诉过我几句话,“不唯名,不唯书,要以理。”是说学习不应以名气大小和谁的书为准,要以理而辩,只有辨证地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好,即使你是大师、名家,我都要对你的论点提出怀疑进行论证,以实际应用来检验、论证,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认真学习别人的心得经验,把别人的心得经验变成自己的思维。持辩证实践的学习态度,才能大有收获。
用易经预测未来是为了知变、适变,有超前的思想准备和防范意识,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化解一切不利因素。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时过境迁,有许多已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步伐了。例如在化解方面,我们经常看到用小圆镜、泰山石敢挡等,都是沿用了古人的方法,这些东西有时会给邻舍之间带来口舌是非,我们应从现在美化环境学的角度出发去化解,“家和万事兴”,你用的东西引起口舌是非,怎么会达到平安呢?
如果我们在放这些东西的地方,书写一个“善”字,不是很好吗?常言道:“一善压百恶”。总之,易学发展要推陈出新,采众家之长,发扬圣人的学习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一次的准确,就大肆渲染。易学的道路很长很长,有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掘、研究,为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服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三)培养德才兼备全面性易学人才
现在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同时,易学界也需要改革,以后的易学人才将是企业的经济策划者。这就需要丰富的易学知识和广博的社会阅历,不仅是知道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还要懂企业管理,社会经济,人事关系学等综合学问。易学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社会在发展,知识在变化,就是“为道也屡迁”,必须紧随改革的大潮进行易学的思维变革。
首先我们不是单一的预测师,还是全方位的策划师。有些人会一点点六爻就觉得了不起,实际你学的只是皮毛而矣。要想真正做好一个策划师,首先要在易学知识技术上丰富自己,六爻、风水、建筑、姓名学、广告设计学等也都要精通。要做到对客户的全面负责,你的指导应该是全面的,你单一的会看会算,但不会用易学去指导,又怎么能称策划师呢?
真正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易学策划人是很难的,他需要对地理、历史、风俗人情、古典文学、文字学、社会生产结构、社会经济、佛学、道学、法律、心理学、宇宙观等进行学习了解,易学者应树立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修养提高自己,将古老的优秀文化与现代社会进行结合,全方面的服务于社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树立全新的易学策划人才新形象。
(四)周易必须科学化
我认为周易科学化是我们努力和研究的方向,周易要发展必须科学化。虽然在短期内要把它发展成数学式的科学是很难的,但是把它发展成文学式的科学是可以的,它要从玄学回到科学的道路,从唯心回到唯物。这必然会遇到一些想走捷径不想下功夫学周易的人的反对,因为他们不能再“玄”了,不能再随“心”所欲了! “文学式的科学”是指有一定的定理,一定的规则,一定的方式的科学……
在易学界,大家对研究易理的价值都是肯定的,但对象数特别是数术的研究价值至今还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易学研究历来有两大传统:一是所谓学的传统,这其中的精华,值得研究,二是所谓术的传统,这其中充斥着糟粕,没有什么研究和继承的价值。
总之,有些学者认为易学研究的价值在学而不在术,对数术特别是各种预测术,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当然大多数学者认为学和术都应该研究,无论是易理还是数术都有研究的价值、批判继承的价值。甚至将易学的卜筮称之为“古代预测学”,认为数术中也有哲学,是对传统易学哲学思维的一种应用和检验。因而主张“以学论术,以术证学,学术结合,古为今用。”
万事万物与日常生活发生的现象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现象已经被认识,有的现象还没有认识,预测包含科学,是一门预测科学。因此,易经预测和科学本身就是双胞胎,它们成长后各奔前程而已。
试比较之:
1、预测者利用某一偶然现象(如摇卦、时间……),首先是以物质为依据,运用唯物辩证法,把过去发生的大量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再通过灵感和理性的特殊思维,推出事物必然结果。
2、而科学家们,也不能光凭逻辑推理,获得真理。同样不能离开灵感与理性思维的相互作用,去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找出事物的必然结果。当今顶尖之英国天文物理学和数学家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教授,在他的大作《黄帝新脑》(The Emperor’s New Mind)中这样认为:以算法来获取真理的手段是非常受局限的,在任何一个形式系统中,总存在不能由公理和步骤法则证明的正确命题。灵感和直觉在发现真理方面比逻辑推导重要得多。可见,科学家们在发明科学理论的过程中,也是凭借“灵感”和“直觉”这种偶然的手段去捕捉真理,然后再用逻辑推理来证明这个灵感的科学性。
3、易经预测是宿命论,其实科学也是宿命论。他们同样希望通过现在和过去把握将来。如果一个定律不可以预见结果,这个定律就没有现实意义。尽管这些定律都只是一种相对的真理,但人们还要从实践中去检验真理。因此,我们并不能因为预测的偶然性、灵感性,而否定它结论的准确性。易经预测的形成和流传,初期主要是以经验为动力,后期也形成了一种范式。这与科学发展的过程没有什么不同。也不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逊色多少。
4、如果从时间来看,易经预测的出现比科学要早了起码四五千年以上。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年纪大”就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妨这样想一想:一种方法能流传几千年,至今不少有识之士仍然对它还津津乐道。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必然有它的科学性。它顽强的生命力,难道就可以用区区“迷信”两个字否定掉吗?如果它是骗人的,它能骗人几千年吗?只是有些人利用它来骗人,人类的智慧是不能小看的!
时至今日,争论现代预测与易学预测哪个科学、哪个不科学,我认为毫无实际意义。正如前几年争论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没有实际意义一样,关键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铁的定律。经过实践检验,易学预测能够测准一些事情,有一定的准确率,那么它就有生命力。某个专家权威尽可以给它贴上“伪科学”甚至“封建迷信”的标签,也难以消灭它。
开明的易学专家,自己也应该深入的研究一下易学数术,弄清它里面蕴含的哲学机理,最好也能亲自实践一下,看看到底如何。这样,对逐步统一对易学预测的认识,或许是有帮助的。无庸讳言,在几千年易学思维体系中,无论是义理派,还是象数派,无论是“学”的方面,还是“术”的方面,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既有精到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认识论,也有主观臆断、牵强附会、浅薄庸俗之见,甚至还有故弄玄虚、封建迷信的东西。
今天,我们以马克思主义辩论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哲学思维科学的成果,对古代易学思维模式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批判,就会发现古代易学思维不仅在“学”方面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在“术”的方面也有研究价值的东西。
《易经》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它的功能括起来应该是两条:
一是认识论,即认识宇宙、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认识万事万物。
二是方法论:教人如何顺应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伟人毛泽东的两大历史著作“矛盾论”、“实践论”论述的正是这种唯物辩证法。《易经》包含预测,但预测却不等于是《易经》。
学习《易经》不仅仅是为了预测、算计,更是为了开拓人的思维、规范人生、指导实践。易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能否在二十一世纪更亮更美,就靠我们每一个易学爱好者了,我们应以易学规范人生,开拓思路,指导实践,真正成为新时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策划师。 |